原创

高效人士的四个习惯

1、捕获瞬时灵感

也许是清晨醒来,也许是在上班的路上,也许是在半夜醒来...很多时候我都有这样一种体会,某一时刻的思想特别活跃积极,很多想不清楚或无法理解的问题在这一时刻是如此的清晰简单。但是过了几分钟这种感觉便消退的无影无踪,脑海里只有一些模糊的记忆。这种感觉其实就是我指的是瞬时的灵感。这其实是一种很高效的思维模式。因此当每次瞬时灵感来临之际,我应该第一时间拿出小本子把他记录下来,不管是一个粗浅的想法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方案。不要以为自己的记忆力好,不到5分钟自己就会忘记的一干二净。

2、把大象装进冰箱

复杂事情简单做是一种高超的处事能力。一些人喜欢找借口,这个事情过于复杂,预算不够,需要的知识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。我干不了。再复杂的事情,即使你真的无法完成,真正阻碍你前行的应该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,把这块独立出来,找外援或者自己提高一下,一样可以完成。而实际上很多人嘴上说做不到,问他哪里不会,却是说不上来,这个只能说明自己的没有深入思考的。一个复杂的事情,可以从整体上分解为几个相对独立的步骤,分解的时候要着眼为大的范围不可过于细节化。如果某个小的步骤还是过于复杂那么继续分解,最好的单元应该是可以量话的独立问题。这样万一遇到了难啃的骨头,你只需要把这个独立的模块解决就好了。

3、危机感

当前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,完成了明面上的任务,只能说明你是合格的。60分的标准,而实际上很多人却把它当成了已经达到了100分。你会发现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奋斗,既然大家都在努力,你和大家付出的差不多,自然你注定就是一个普通人。职场的35岁的生命线就是给大家敲警钟,要时刻不忘提高自己,以备后面的激烈竞争。但有些人却因此而误导,认为自己离35岁不远了,职业生涯快到头了。然后本着早作打算的心态,开始准备着自己的第二职业。一个本科毕业的人都快25岁了,然后35岁就到尽头,可能吗?35岁的职业生命线,只是一些社会人统计出来的一些数据而已,主要原因:1、青春饭的职业,2、人才过剩,企业有选择的余地,年轻的低成本更吃香。其实这里透漏出了问题的本质:危机来自于性价比不高。不是年龄到了职场不吃香,而是年龄到了,能力还停留5年前。保持学习的心态,努力提高自己,才有可能成为职场的佼佼者。

3、选择什么价值大

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选择越来越多。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计划,跟着生活走,随波逐流,你会越来越讨厌自己,同时又像吸毒了一样,继续重复了这样没意义的事情。进入了恶性循环。事情是很多,但是事实上很多事情是没有意义的,我们是可以不去做,或者降低优先级去做。专注精力到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上,你一定可以成就非凡。如果不知道什么事情是最有价值的,很简单,问自己两个问题,1、这个问题我不做会怎么样;2、这个事情我做的非常棒会怎么样?如果短期内无关痛痒,那么持续这个选择1年后,两个选择的结果会是怎么样?很多时候延迟满足感的选择的是最有价值的,而很多人却选择了即时满足感,最终碌碌无为。

4、做这件事情的目的

如果不清楚事情的目的是很难把事情做好的。使命决定成就。拿做博客这件事情来说,我觉得目的不外乎以下3点:

  • 跟风,看朋友做了很多博客,自己很帅
  • 技术控,喜欢钻研,喜欢总结,喜欢自由,乐于分享
  • 借助seo实现副业

我也在这几个选择中彷徨,但细细想来,一个兼职的,不懂seo的人能它赚几个钱。但是如果你能过学习、总结、分享。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,总结能力,分析能力,运营能力。这四个能力带来的价值是不是显得更可观。

正文到此结束
本文目录